近日,淡水漁業研究中心長江重要種質資源評估與保護創新團隊首次發布長麥穗魚(Pseudorasbora elongata)和長體鱖(Siniperca roulei)高質量染色體水平基因組,在珍稀瀕危魚類種質資源解析領域研究上取得新進展
長麥穗魚和長體鱖為我國特有魚類,具有重要的生態和研究價值。然而受人類活動及極端氣候影響,棲息地功能快速喪失,自然種群規模銳減,均被《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魚類》收錄,其中長麥穗魚已被列為安徽省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由于缺乏對種質資源的深入了解,嚴重制約了保護生物學工作進展。為全面解析其種質資源特性,團隊結合PacBio HiFi長讀長、Hi-C及Nanopore超長讀長測序對長麥穗魚和長體鱖進行了端粒到端粒(T2T)組裝,獲得了兩個物種的高質量基因組。基因組總長度分別約為1.4 Gb和717.34 Mb,scaffold N50達到53.7 Mb和30.25 Mb,其中長體鱖基因組達到無缺口(gap-free)水平,精準定位所有染色體端粒和著絲粒,組裝完整性和連續性顯著優于已發表的鱖類基因組數據。

上述研究揭示了長麥穗魚和長體鱖基因組結構特征、基因功能及與近緣種的演化關系,首次從基因組層面厘清長體鱖的分類地位,為我國瀕危魚類種質資源保護提供了科學支撐,也為下一步結合群體基因組學等多組學技術探究種群瀕危機制提供素材。
該研究工作得到安徽省重點水域水生生物監測項目(2023AHNYNC016XQ)、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中央級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資助(2023TD11)等項目的支持。相關成果相繼發表于國際期刊《Scientific Data》和《Gigascience》上。淮漁中心王盼、姜敏分別為第一作者,劉凱研究員為通訊作者。
全文鏈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7-025-04890-4
https://doi.org/10.1093/gigascience/giaf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