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淡水漁業研究中心強俊研究員團隊在大口黑鱸抗虹彩病毒遺傳育種研究上取得新進展。
虹彩病毒(LMBV)是嚴重危害大口黑鱸養殖的重要病原,具有高度傳染性和致死性,感染后死亡率可達10%-40%。針對這一產業難題,團隊自2021年起以抗LMBV為目標性狀,基于美國北方亞種大口黑鱸構建的基礎群體,通過全基因組選擇育種挖掘抗病位點,并結合家系選育技術,成功培育出抗LMBV的F3代選育群體。研究團隊利用全基因組重測序揭示了F3抗病群體的遺傳差異與選擇特征,這是該團隊在抗虹彩病毒研究領域的系列成果。目前,研究團隊已獲得1項相關發明專利授權、1項軟件著作權登記證書。此外,研究團隊創新性地將機器視覺技術與深度學習算法相結合,建立了大口黑鱸虹彩病毒感染損傷智能評價系統,實現了對早期病毒感染程度的精準量化評估,相關研究內容已申請發明專利1項。研究成果為推動大口黑鱸抗LMBV品種的產業化應用、助力智能化水產養殖業健康發展、保障大口黑鱸可持續供給及食品安全等方面提供了有力技術支持。

該研究工作得到安徽省科技創新攻堅計劃項目(202423110050003)、江蘇省種業振興“揭榜掛帥”項目(JBGS〔2021〕130)、南京農業大學2025年人工智能賦能研究生教育研究課題等支持。相關成果論文“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smart seafood safety across the supply chains: Recent advances and future prospects”發表于期刊《Trends in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JCR一區,IF 15.4)上;“Disease resistance and genetic characteristics of genetically selected largemouth bass (Micropterus salmoides) revealed by whole genome resequencing”發表于期刊《Fish and Shellfish Immunology》(JCR一區,IF 3.9)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