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韓國海洋水產部提供,為恢復水產資源,確保水產業的可持續發展,2007年海洋水產部將投入2400億韓元,大力推廣水產資源恢復政策,如:調整沿岸及近海漁船的構成,水產資源構成,維護漁業秩序等。
首先,擴大沿岸漁船減船工作,以適應近期水產資源狀況,嚴格控制漁船數量。 今年將投入1000億韓元,減少2000艘沿岸漁船,投入294億韓元,減少75艘近海漁船,對漁業資源破壞大的船舶為首要減船對象,同時要協助漁業人員轉產專業。
加強執法,以杜絕非法小型機輪底拖網漁船作業,打擊獲得許可漁船的非法作業行為,并投入資金,更新建造漁業指導船,擴充先進的執法裝備。
為增加沿岸的生產潛力,繼續擴大漁業資源增殖放流工作,在去年75億韓元水產種苗放流投資規模的基礎上,今年增加到118億韓元,加強疾病檢查,提高放流效率。
繼續推進麗水等4個地區的大規模大海牧場工程,江陵等7個地區的小規模大海牧場工程。
為防止廢棄漁具造成的漁場環境污染,擴大環保漁具的使用,投入14億韓元開展可分解性刺網漁具示范工程。
為有效落實總許可漁獲量(TAC)制度,從現行TAC對象魚種9個擴大到10個魚種,并從16名督察人員增加到30名。
繼續推進2005年建立的中長期水產資源恢復計劃,對梭子蟹等4個魚種外,今年再增加老板魚、黃花魚、大口魚等3個品種,進行科學資源調查及做出詳細的資源恢復方案。
為適應急變的漁業秩序環境變化,積極運用多樣的水產資源恢復手段,明年年底前計劃制定完成《水產資源管理法》,提供制度保障。
僅依靠政府的多方努力,難以有效恢復水產資源,更多需要漁業人主動的配合、協助,因此計劃對自律漁業管理做進一步宣傳、指導。
海洋水產部漁業資源局長金春善(音譯)稱,沿、近海漁業產量從1996年開始持續下降,到2005年以后呈現出增加的趨勢,這是韓國近年來多方努力的成果,下一步為完成2010年資源量達到880萬噸,每年穩定生產量達到120萬噸的目標而盡最大的努力。
注:1億韓元約合80萬元人民幣(譯自韓國海洋水產部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