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許可證
在挪威,養殖場必須有漁業局頒發的養殖許可證才可以從事水產養殖。挪威的養殖許可證是由漁業局的7個區域辦事處頒發,每個養殖證都有官方登記號。與中國正在推行的養殖證不同的是:養殖許可證明確了持有者的權利和義務,每個養殖許可證都標明養殖場的位置、養殖的品種和養殖的規模。沒有養殖許可證,任何人不得隨意建漁場,從事養殖活動。水產局定期檢查養殖場的各項活動是否在養殖許可范圍之內,有許可證的養殖場才可以銷售漁產品給消費者,這個制度有力的保證了水產養殖是在政府控制下的有序健康地發展,從源頭上避免了大規模的水產養殖疾病的暴發,大量減少了藥物的使用。
獸醫的處方和處方的監督
漁藥的使用與中國有很大的不同,挪威的漁藥使用受到嚴格監控。在挪威,治療魚病的藥物必須通過有處方權的獸醫開標準格式處方后才能購買。獸醫標準格式處方有以下內容:(1)開處方者的名字和身份證號;(2)養殖場的養殖許可證號和養殖場的位置;(3)藥物使用的配方和使用的劑量;(4)漁藥的休藥期:(5)使用疫苗的情況。挪威沒有專營漁藥店,如果養殖場需要使用抗生素,殺蟲劑等藥物,必須到國家獸藥研究所(NVl)等單位開治療魚病處方,拿到處方后,只有兩個渠道購買漁藥,一是到國家授權的批發商藥房,二是飼料廠購買。自2000年以后,藥品批發商和飼料廠被強制要求必須向挪威公共健康研究所報告所有藥品銷售情況。對獸醫的處方也有嚴格的監督,挪威法律規定,獸醫必須將其治療魚病的處方復印件一周內上交食品安全局,食品安全局將處方中相關的信息儲存到處方信息庫中,向社會公布,保證漁藥使用的公開透明。
生產記錄和產地證書
養殖場必須將養殖的日常工作記錄在案,藥物的使用也必須記錄,存檔保存。產品出廠前必須貼有標簽,且標簽內容詳細,應包括養殖場的編號、養殖品種、重量、等級和出場日期等。如果發現藥殘超標,根據這些資料可以追溯到產品的出處。
疫苗的使用
養殖病害是世界上各個國家和地區水產養殖發展中面臨的共同問題,挪威也不例外,20世紀80年代挪威水產養殖業由于病害曾受到沉重性地打擊,并大量使用抗生素進行抑制,主要的疾病有:鰻弧菌病(vibrioanguilarum)冷水弧菌病(Vib鄄riosalmonicida)疥瘡病(Aeromonas鄄salmonicida)。1987年挪威全國水產養殖業在養魚方面使用抗菌素達48.5噸。由于藥物在魚體內殘留和積累危及到食用的安全性,社會公眾強烈反對大量使用抗生素。因此,挪威政府鼓勵研究部門和企業研究疫苗來預防疾病,經過了十幾年的研究,目前上述四種疾病的疫苗已研制成功,并被廣泛用于生產。疫苗可以注射使用也可以浸泡,四種疫苗能混合注射,一次注射后可以終生免疫。由于疫苗的大規模應用,抗生素的用量已經大大減少。1986年到2006年20年間,抗菌素的用量驟降到1215千克,而鮭魚產量則由4.6萬噸上升到65.2萬噸。
屠宰上市前的公示
按照挪威漁業法規要求,養殖魚上市屠宰前。必須上報食品安全局標準式樣的屠宰公示。公式表包括以下信息:(1)登記的養殖場數量;(2)登記的加工廠數量;(3)屠宰的日期、數量;(4)12月內對養殖品施用藥物的情況等,且用藥信息必須與處方數據庫中藥物使用數據相吻合。
藥物檢測
挪威執行漁用藥物殘留的機構是挪威國家營養與海產品研究所(簡稱NIFES)。它是挪威具有行政職能的水產品質量檢測與營養的研究所,原來隸屬于漁業局,由于2004年挪威食品領域改革,地位顯著上升,目前與挪威漁業局、挪威海洋研究所一起隸屬挪威漁業部。N1FES有非常現代化的實驗室,檢驗設備一流,下設有分子生物學實驗室、微生物實驗室、化學實驗室、毒理實驗室和營養實驗室等,檢驗標準與國際接軌。
處方數據庫顯示的12個月內使用藥物的養殖產品,上市前必須通過挪威國家營養與海產品研究所(NIFES)化驗,進行強制檢測。除此項強制藥殘分析外,其他養殖場抽樣標準和分析檢測標準主要執行歐盟標準(96/23/EC),檢測的主要數據有藥物殘留、激素、有機和無機污染,霉菌毒素;微生物和寄生蟲等。所有樣品的檢測和監控數據都儲存在挪威國家營養與海產品研究所(NIFES)的網站數據庫中(www.niles.no),向社會公開發布。
挪威從1998年開始執行歐盟標準檢測。1998年檢測樣品1545個,2004年檢測樣品5550個,2005年檢測樣品6520個。1998年到2005年的8年間,共檢測樣品2.6萬個,檢測結果顯示:(1)沒有發現藥物殘留(包括無違禁藥物使用和無超標使用抗生素);(2)重金屬含量如Hg,Cd,Pb含量遠低于歐盟制定的最大殘留限量;(3)沒有檢測出生長激素的使用(4)水產品有機氯污染物的含量低于歐盟規定的最大殘留限量(5)沒有檢測出霉菌和染料。
從地域上看,挪威只是一個小國,卻能以驚人的水產品出口量取得世界第三的排名,可以說是以上數據顯示出的挪威水產品質量安全狀況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