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因州的龍蝦捕撈者說:大規模商業模式的龍蝦養殖將是龍蝦產業未來的潮流。經過幾年時間,龍蝦連鎖餐廳也會逐漸發展成熟。養殖的龍蝦價格會有所降低,就像養殖的南美白對蝦和三文魚,龍蝦也可以走上大眾的餐桌。
據奧蘭多哨兵報報道,連鎖餐廳計劃在海外進行龍蝦養殖,在馬來西亞附近的文萊、土耳其、加勒比的凱科斯群島等地。主要養殖刺龍蝦和巖龍蝦,因為它們不會互相攻擊且生長速度快,在這些區域比緬因龍蝦容易養殖,但是養殖過程中有一個重要的障礙,即龍蝦增養殖過程中容易蔓延的病毒病PaV1。
個別緬因龍蝦捕撈者鄙視連鎖餐廳的養殖計劃,說以前嘗試過,但是失敗了。要發展北美大爪龍蝦的養殖,就必須要能控制龍蝦殼潰瘍病的爆發,一旦發生該病,就要花大筆錢阻止龍蝦互相殘食,病原還會造成環境污染。他們還擔心龍蝦糞便和沒有攝食的食物顆粒沉在海底造成海岸污染。
紐約雜志的一篇文章報道,目前消費市場已經出現龍蝦過剩的情況。較早的時候,加工好的龍蝦球價格是27美元/磅,而如今龍蝦球只賣到14-15美元/磅的價位。緬因捕撈的龍蝦一半以上是出售給加拿大的加工廠的,而2008年經濟危機之后,龍蝦肉供應開始過剩,導致龍蝦的碼頭價格從5美元/磅降至2.5美元/磅。
特雷福克森在緬因蔓越莓群島的捕龍蝦船上工作了2年,而且是暢銷書“龍蝦的秘密生活”的作者,他提出:當龍蝦捕撈來源少時加工廠負擔會加重,捕撈和養殖兩者結合是大勢所趨。Susan是一位律師,她去緬因游覽,發現龍蝦很便宜,便買回20磅,她說能以實惠的價格買到奢侈的產品感到非常滿意,養殖龍蝦市場價格會比捕撈龍蝦價格更低一些,更適合大眾消費。(來源:中國水產門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