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糧農組織水產養殖委員會漁業小組委會日前通過全球第一個水產養殖全球性準則———漁業產品認證準則,該準則建議在海產品附加標簽,提供給消費者此產品是否受污染等環保資訊
聯合國糧農組織水產養殖委員會漁業小組委會日前通過全球第一個水產養殖全球性準則———漁業產品認證準則,該準則建議在海產品附加標簽,提供給消費者此產品是否受污染等環保資訊,定于明年1月提交糧農組織漁業委員會批準。漁業產品認證準則不具約束力,并不強迫各國實施,只是提供了一個認證框架,內容涵蓋了從食品安全、環境影響到水產養殖工人的社會經濟地位的各種問題。此認證準則雖不具約束性,但若各國遵守,消費者購買海產時,可從認證標簽獲取重要資訊:如該產品是否無污染;在養殖過程是否破壞沿海紅樹林沼澤;海產品養殖工人是否拿到合理工資等。
水產養殖,也被稱為水族放牧,涉及到魚、蝦、水生植物在受控條件下的淡水或咸水中養殖,是當今全球發展最快的食品行業。隨著野生海鮮資源的日漸稀少,人工養殖已占全球海鮮消費的約一半,這種做法會對環境產生較大的影響,并對人類健康造成一定的后果。例如,在養魚場使用的化學物質會污染水,疾病容易滋生并從農場養殖魚向野生的魚類蔓延,漁場意外情況很多。
近年來,反映水產養殖產品認證的各種問題不斷增加。目前,水產養殖產品在全球范圍內進行交易卻沒有標準,沒有基準或商定的原則,漁業產品認證缺乏規范。因此,新認證準則可促使水產養殖業健康發展,使消費者獲更大保護。然而,目前世界80%養魚戶都是小本經營的漁農,如何使他們加入成本昂貴的認證程序,是水產養殖面臨的一大難題。
我國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優勢,水產養殖業已成為我國特色經濟支柱產業之一。對此,業內有關專家建議我國水產行業應高度關注和熟悉全球首個水產養殖準則的內容和要求,未雨綢繆,嚴格按準則要求做好相關準備工作。政府應為中、小型生產者的能力建設提供支持,使他們能夠符合水產養殖認證。與此同時,小生產者應依據現代化的認證體系進行經營和管理,樹立以人為本的經營理念,堅持從養殖源頭嚴格監管種苗、飼料、藥物、水源、環境等各養殖環節,不斷提高水產品養殖的安全,確保我國水產養殖業健康發展。(來源:中國質量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