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2日,海南省重大科技計劃項目“南海開放海域潛浮漁場養殖模式構建”在海口市召開啟動會。項目負責人、海南省海洋與漁業科學院陳傅曉研究員匯報項目總體情況及任務分工。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熱帶水產研究開發中心承擔該項目課題“潛浮漁場安全生產配套技術與養殖容量評估”研究任務,胡昱博士為該課題負責人。

會上,項目咨詢專家組聽取了胡昱博士對“潛浮漁場安全生產配套技術與養殖容量評估”課題具體實施方案及任務分解情況的匯報,提出了指導意見和建議,強調要立足開放海域養殖產業需求,按照產業創新鏈布局,明確績效目標,做好組織實施,高質量完成任務內容,促進海南深遠海養殖產業快速發展。
該課題將重點針對大型潛浮式漁場安全生產配套裝備技術需求,圍繞大型潛浮漁場養殖管理過程涉及的自動投喂、網衣清洗、安全生產監控、魚群監測、養殖容量評估等關鍵環節,集成開發出一批深遠海安全養殖生產配套裝備;集成養殖生產裝備開展潛浮漁場養殖應用示范,構建開放海域潛浮漁場養殖新模式,提升南海深遠海養殖作業效率、經濟效益和技術水平,引領支撐深遠海養殖產業高質量發展。
會后,與會專家到海南省第一個大型桁架結構德海智能漁場的建造現場進行了參觀考察。該大型桁架結構德海智能漁場總長93.1m、寬27.6m、型深12m,具備深遠海魚類智能化養殖功能,能夠適應開放海域20-100米水深區間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