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馬來西亞農業部副部長莫哈末沙立表示,馬來西亞歡迎有實力的中國公司來馬來西亞投資,與馬當地企業合作,進行遠洋漁業開發。莫哈末沙立也曾約見中國駐馬來西亞使館參贊高文寬,探討兩國合作進行遠洋漁業合作開發等問題。
莫哈末沙立指出,馬來西亞政府準備頒發部分遠洋捕撈執照給予中馬合資公司,以鼓勵和支持雙方在遠洋漁業方面的合作。
馬來西亞漁業資源豐富,年可持續捕量為119萬噸,其中,“西馬”部分約78萬噸,其余為“東馬”的可捕量??刹兜聂~類品種繁多,據馬來西亞政府調查估計,其12海里和200海里間的中上層資源總生物量為51.02萬噸,可捕量為25.51萬噸,還不包含“西馬”東岸約5萬噸的鯉魚和金槍魚可捕量。
“東馬”當地已經建立了碼頭、漁民及家屬專用的生活居住區域,企業只要投入漁船、漁民和資金,就可以開展捕撈作業。另外,該海域沒有禁漁期限,可以全年生產,且加工基地離捕撈區域比較近,可以就地加工。
目前,馬來西亞有500余艘泰籍深海捕澇船只在該國海域開展漁業生產,而本國卻只有不足100艘深海作業船只。中國企業擁有成熟的漁業生產技術和較強的實力,雙方合作得到兩國政府的支持,合作前景十分看好。
隨著中國近海捕撈資源的日趨衰退以及與周邊國家海洋權益的劃分,海洋捕撈業正面臨產量下降、漁場縮小、效益滑坡的嚴峻形勢,沖出國門發展遠洋漁業已經成為實現捕撈業可持續發展的當務之急。
2007年5月,經中國和馬來西亞兩國相關部門批準,中國北海市遠洋漁業發展有限公司同馬來西亞安格漁業發展有限公司共同合作,在馬來西亞海域進行漁業生產活動。
同年11月,樂清市天祥遠洋漁業開發有限公司和馬來西亞興發集團,合資開發馬來西亞東馬海域遠洋漁業暨漁業加工園區建設項目,中國溫州將在2010年前內籌集200艘大馬力鋼質漁輪,赴馬來西亞東馬海域從事捕撈作業。該項目將持續30年,概算資金6000萬元,3年內前往馬來西亞的漁民約2800人。項目實施三年后,預計每年可為國內創匯1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