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智利戰略報3月26日報道,中國市場給智利海產品出口帶來越來越多的商機。雖然農林漁業產品出口僅占智利對中國出口總量的0.6%,但2007年該類出口增長96%。對華出口農林漁產品中,3%的產品是海產品,07年對中國出口增長66%。
中國海產品市場很有潛力,主要有幾個原因:1)中國市場對海產品需求不斷增加。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統計,2007年中國人均海產品消費量為26.9公斤,到2020年將增長到人均36公斤。2007年中國進口海產品達5萬億美元,同比增長21%。2)中國食品加工行業發展很快,根據智利出口促進局上海辦事處的數據,中國70%的進口海產品在加工后重新出口。3)智利向中國出口海產品的有利條件是中智自貿協定,根據該協定,海產品目前平均關稅為7%,到2015年關稅將全部取消。
拉美地區向中國出口海產品的主要國家是秘魯、阿根廷和智利,主要魚類出口產品為墨魚、三文魚及鱈魚,主要海鮮類出口產品為鮑魚、帝王蟹及貽貝。
智利主要的競爭對手是秘魯和阿根廷,這兩個國家對中國主要出口墨魚,而智利對中國出口的海產品種類更多,除了墨魚占27%外,三文魚占40%,大西洋鱈魚占10%,鱒魚占8%,無須鱈魚、竹莢魚和海鮮共占15%,所有這些海產品均為冷凍出口產品。
為擴大智利對中國的海產品出口,需要從以下幾個要點入手:
1、確定海產品增長的主要消費點。主要是服務部門,例如酒店和餐館,零售業部門,如超市,以及食品加工部門。
2、聚焦產品類型。例如,智利鮑魚和沙丁魚很有競爭力,主要的競爭對手是澳大利亞。
3、加強商標意識。讓中國消費者認為“智利”這個商標意味著質量好產品。對此,建議多參加中國展覽會,例如中國國際漁業博覽會(www.seafare.com),中國國際食品和飲料展覽會(www.sialchina.com),國際食品、飲料、酒店設備、餐飲設備烘焙及零售設備工藝及服務展覽會(www.fhcchina.com)等。
4、優化分發過程。包括地方運輸物流和冷凍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