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水產養殖規模不斷擴大,美國的一些環保組織開始要求政府設立水產養殖有機標準。他們希望通過有機認證來提高符合環境要求的養殖水產品的利潤,從而促使養殖者采用更加環保的養殖技術。美國農業部(USDA)于近期啟動了水產養殖有機認證的前期準備工作。但是水產養殖有機認證工作在實施的過程中也遭到一些人的反對,他們認為,目前尚有很多技術問題不能解決,因此很難制定出全面、完善和切實可行的養殖水產品有機標準,不切實際的有機標準很可能降低民眾對有機產品的信任度,很難獲得成功。有關爭論十分激烈。
食品安全迫在眉睫 實施認證呼聲漸高
水產養殖曾一度被認為是解決全球漁業資源衰退問題的最佳辦法。1980年以來,多數經濟魚類年均捕獲量出現了持續的下降。據環境保護基金組織(EDF)、海洋保護組織(OC)等組織預測,如果全球捕撈強度一直維持在目前的水平,到2048年將有90%以上的食用海水魚類瀕于滅絕。為了滿足人類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各國在控制和削減捕撈強度的同時,紛紛采取措施促進本國水產養殖業的發展。但是,隨著全球水產養殖規模持續擴張,養殖活動對自然環境的不良影響也越來越明顯,一些專家甚至認為,水產養殖對漁業資源保護造成了更大的威脅。大量的養殖廢棄物和抗生素殘留污染了近岸水域,養殖品種的逃逸也威脅到了野生種群的穩定與平衡。雖然一些水產養殖經營者已經意識到養殖活動對環境的影響,并開始采用更加環保的技術,但總體來說,水產養殖引發的環境問題仍呈逐漸加重的趨勢。
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產品消費國之一。2007年,美國超過日本,成為僅次于歐盟的全球第二大水產品進口國。在美國實施有機水產品認證,無疑將對全球水產養殖的可持續發展產生巨大的促進作用。美國也是較早認識到并著手解決水產養殖環境影響的國家之一,有機認證的支持者聲稱,由于政府對水產養殖環境問題的直接監管尚不到位,要革新水產養殖業的生產方式,必須建立一定的經濟激勵機制,而有機認證是最好的辦法之一。
環境保護基金組織資深科學家瑞貝卡·古德伯格的觀點頗具代表性:“人們愿意為了購買有機水產品而支付更高的價格,這將促使水產養殖經營者愿意嘗試采用新的、更加環保的養殖技術。(有機認證)雖然不能一下子就徹底改變整個行業,但它卻是行業變革的一個良好開端。”的確,有機認證的意義不僅在于認證本身,而在于推動了水產養殖業向著正確的方向發展。美國的有機產品市場比較成熟,消費者對有機產品的認同度較高。在乳制品等日常食品中,有機產品越來越受歡迎。因此,很多人認為,在美國實施水產養殖有機認證的時機已經基本成熟。
八方神圣各抒已見 具體標準尚存爭議
在水產養殖有機標準的各項具體內容上,美國國內還存在著很大的分歧。爭議主要來自水產養殖的飼料、漁藥使用、養殖生物逃逸等方面。
有機水產品應當投喂何種餌料?這是美國農業部有機標準局在制定認證標準過程中遇到的第一個問題。
部分專家建議,在“有機”水產養殖中,應當允許投喂以野生魚類為原料制造的魚粉。但是,一個由44個環保組織組成的聯盟對這一建議提出了抗議。他們強調,上述建議違反了生產有機產品應當遵循的原則。如果再繼續允許水產養殖業使用以野生魚類為原料制造的魚粉,隨著水產養殖業規模不斷擴大,必將加大魚粉加工業對原料魚類的需求,從而進一步威脅小型野生魚類的生存。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的一項統計支持了上述觀點:由于水產養殖業、特別是鮭鱒類等肉食性魚類養殖業的發展,目前每年用于制造魚粉和魚油的捕撈魚類總量已經達到3200萬噸,占全球捕獲總量的37%;而這一比例在1948年僅為7.7%。
作為對環保組織抗議的回應,有機標準局畜牧委員會提出了關于禁止在“有機”水產養殖中使用以野生水生動物為原料的魚粉和魚油的建議。該建議要求,從事“有機”水產養殖的經營者必須向通過有機認證的供應商購買魚粉和魚油。
而這個建議又帶來了新的問題:目前美國水產養殖飼料用魚粉和魚油大部分依靠進口,而世界上大多數國家與美國一樣,尚未出臺水產品的有機標準,在已經對水產品實施有機認證的國家中,彼此之間的有機標準相差很大,很多國家的有機標準明顯低于美國將實施的對有機水產品的要求。在7月中旬召開的一次工作會議中,標準委員會推遲了對這項建議的表決。
美國農業部有機標準局在制定認證標準過程中遇到的第二個問題是:有機水產品使用漁藥的標準該如何制定?
很多環保組織要求在水產養殖有機認證中實行最嚴格的化學物質限制標準。如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戴維-鈴木基金會(DSF)等組織舉例提出:養殖魚類(如鮭魚)身體上生長的寄生蟲(如海虱等)有可能已經對抗生素產生了抗藥性,一旦他們逃逸到魚類自然種群中,將不可避免地對自然種群造成不利影響。因此,有機水產品養殖中應禁止使用抗生素或任何其他化學類制劑。
另外,在養殖產品逃逸、廢棄物處理等方面,有機標準局還沒有提出切實可行的技術方案。
總體上來說,由于社會各界在具體標準方面難以形成共識,美國的水產養殖有機標準制定工作進展十分緩慢。美國的環保人士擔心,由于目前時機尚不成熟,過早地推出的水產養殖有機標準將難以避免對環境的潛在破壞,降低消費者對有機產品的信心,反而不利于水產養殖業的健康發展。綠色和平組織、食品安全組織、“關注食品和水”組織(FWW)等非政府組織已經明確表示了對實施水產養殖有機認證制度的反對意見。“關注食品和水”組織的副主席帕蒂·拉沃羅聲明:“我們不想以犧牲公信力為代價來將有機認證擴展到所有的食品,比如養殖水產品。”
盡管遇到了重重阻力,但美國農業部在水產養殖業推行有機認證制度的決心并沒有改變。美國聯邦有機標準局官員約瑟夫·斯麥利表示:“如果我們不啟動對水產養殖業的有機認證,傳統的水產養殖方式將不會受到任何挑戰。”
環保組織力求全面 有關爭論還將繼續
對于水產養殖有機認證推行過程中出現的爭論,一些環保組織表示:相對于有機標準,他們更歡迎建立一套更為全面的標準。世界自然基金會水產養殖部主任杰斯·薇樂琳強調:制定水產養殖標準時不應將焦點集中到有機標準一個方面,而是應該廣泛考慮水產養殖生產的污染、外來物種入侵、魚粉使用,以及社會經濟影響等各方面的因素。世界自然基金會也于近期組織發起了有1400多名相關非政府組織和水產養殖業代表參加的“水產養殖論壇”,經過與會代表充分交換意見,已為海水和淡水不同品種養殖制定了17套標準。目前,該基金會正在致力于制定出一套涵蓋生態和環境各方面影響的水產養殖標準。
總之,在水產養殖業實施有機認證制度是關系到環境保護和行業可持續發展的一件大事。美國行政主管部門、非政府組織和社會各界對這項工作都給予高度的關注。在認證標準制定過程中廣泛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對于完善認證標準,提高有機認證的公信力,是十分有利的。可以預見,美國的水產養殖有機標準的制定工作在短期內還難以完成。在新標準或新的管理規定出臺以前,有關的爭論肯定還會繼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