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新聞報道]:自古以來,鰻魚就作為夏令補品在日本備受矚目,近年來地球逐漸變暖,氣候對鰻魚養殖和鰻苗產量有影響嗎?
針對這個問題,東京大學海洋研究所木村申吾教授認為:“現階段還看不到地球變暖對鰻苗回歸和分布的影響。但是,如果在馬里亞納群島以西的鰻魚產卵場海洋環境發生變化,將對鰻苗產生直接的影響”。
實際上,當太平洋的赤道附近出現厄爾尼諾現象,海水溫度變化時,洄游到日本的鰻苗數量減少。原因是鰻魚的柳葉體從產卵場向西漂流到北太平洋海流,再跟隨黑潮漂流至日本沿海,如果發生厄爾尼諾現象,鰻魚的產卵場將向南移動,鰻魚的柳葉體就無法跟隨北太平洋海流洄游到日本。
他介紹,從日本洄游到太平洋的雌雄親鰻在馬里亞納海山附近匯合,在北緯15-16度的鹽度峰面附近的海山產卵,鹽度峰面的南方是北赤道海流,孵化后的柳葉體漂流到菲律賓群島附近,跟隨北赤道海流和黑潮回歸日本。
當發生厄爾尼諾現象時,鹽度峰面南移,柳葉體大部分跟隨海流飄向水溫高的南方后死亡。
問題是地球變暖對鰻魚有影響嗎?研究機構使用超級計算機運算后認為:鹽度的峰面在2100年時北移至北緯20度附近,這里海山少,從日本南下的赤雄鰻魚難于會合。另一方面,由于表層海水溫度上升,回歸日本的漫長的洄游路線的環境可能發生變化,將對鰻魚產生較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