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等研究小組日前匯總了一份估算報告稱,全球每年捕獲的魚有三分之一用于魚類養殖和家畜喂養,而不是直接被人類食用。
研究組不無擔憂地表示,在全球各組織接連發布報告稱漁業資源持續減少的背景下,被直接用于喂養動物的魚量仍在不斷增加,可能會對海洋生態系統造成影響。研究組稱,“發展中國家的糧食危機也愈演愈烈,將魚大量用于動物喂食的做法應該改變”,對于日本這個全球為數不多的養殖大國而言,這無疑是極其刺耳的論調。
研究組按不同魚類的捕獲量和養殖業生產量等數據,對每年全世界魚類直接被人類消費的量、以及用于飼料和魚油等原料的量進行了估算。結果發現,全球每年有3150萬噸魚用于喂食等用途,相當于總捕魚量的37%。其中46%用于魚類養殖用的飼料,24%用于養豬業,22%用于養雞業。這一數量自1975年起呈遞增態勢,魚的種類也在不斷增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