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韓國公布2010年進口水產品的特別檢查計劃,并已從2010年1月1日起開始施行。
據介紹,特別檢查計劃是根據韓國食品衛生法制定的。其中針對中國水產品的檢查涉及11個檢測項目,包括孔雀石綠、硝基呋喃、結晶紫、氯霉素、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亞硝酸鈉、硫丹、喹乙醇、氟苯尼考和激素類藥等,產品包括鰻鱺、梭子蟹、黃花魚、泥鰍、蝦類、羅非魚、大馬哈魚、鯽魚、鯰魚等多個品種,檢測方法為精密監控檢查或抽樣檢查。結合寧波的情況來看,韓國此次列出特別檢查計劃的目錄中包括不少寧波輸韓的重點魚類產品,且部分品種的檢測項目的精密檢查比率達到50%甚至100%。
韓國是寧波水產品的首要出口市場。統計數據顯示,2009年寧波口岸實現水產品出口近14萬噸,貨值逼近3億美元,其中出口韓國約為5.7萬噸,貨值9700萬美元,占寧波水產品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
檢驗檢疫專家指出,水產品出口企業應加強生產設備、衛生控制等方面的整改力度,規范水產品養殖環節和加工企業的質量控制環節,對水產品添加劑用量進行嚴格監測。同時,在養殖環境、養殖風險分析和檢測標準化方面加強協作、溝通,為水產品順利出口提供有力保障。(來源:東南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