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世界自然基金會(Fonds Mondial pour la Nature,WWF)報道,全球每年非法捕魚貿易額達100億美元,非法捕魚主要集中在比較貧窮的國家海域,他們沒有先進的捕魚設備和技術,也沒有財力有效地監管其遼闊的海域。據國際糧農組織介紹,大約30%在公海捕魚的船只未經過登記,大部分船只來自亞洲和歐洲。
在非洲海域非法捕魚包括很多種方式,如禁漁期捕魚、非授權區域捕魚、超配額捕魚、使用毀滅性捕魚設備捕魚、無許可證捕魚等,這些船只捕魚后經常到加那利島(Iles Canaries)和斐濟島(Iles Fidji)的港口進行交易。非法捕魚已經形成一條龍作業,在馬耳他、巴拿馬、洪都拉斯花500美元就可買到船只的國籍,24小時即可辦好手續,這樣真正的船主就可逃稅,每年非洲由于非法捕魚而遭受的損失達20億美元。
非法捕魚給漁業資源造成巨大損害,據綠色和平組織專家介紹,非法捕魚船僅銷售價值較高的魚,而把價值較低的魚拋到海里,這對于缺少技術和設備的當地漁民來說是一場災難,威脅當地漁民的生存。非洲聯盟和國際糧農組織決心打擊非法捕魚船只,保護西非漁民的利益。(摘譯自《Les Afriques》網站 來源:駐喀麥隆經商參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