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俄羅斯南千群島作為世界上漁業資源最豐富的產區之一,由于當地政府嚴格執行捕撈法之規定,在漁汛期間也遵守自然規律,有限額實施捕澇和加工,使當地魚類產品加工始終符合自然規律。
俄羅斯南千群島作為世界上漁業資源最豐富的產區之一,由于當地政府嚴格執行捕撈法之規定,在漁汛期間也遵守自然規律,有限額實施捕澇和加工,使當地魚類產品加工始終符合自然規律,60多年來保持不變。請看本臺記者盧宇光發回來的南千群島系列報導之九。
值得俄羅斯南千島群島古里斯克地區行政長官拉曼感到自豪的是,作為南千島群島主要產業支柱的魚產品捕澇和加工,60多年來產品噸位保持不變。拉曼認為,生產必須遵守自然規律,捕撈更是如此。拉曼指出,由于俄南千群島堅定嚴格執行俄羅斯70海哩專屬經濟區的捕撈規定,在專屬經濟區內,俄方每年投入大量各類人工繁殖的魚苗、蟹苗等進行野生養殖,這項工作從1952年開始堅持到今日。這里是南古里斯克島魚產品加工廠,工人全部是臨時工,有的工人還兼職司機、休假的公職人員和魚民。
前蘇聯解體之后,魚產品加工廠實施了私有化,對于魚產品私營加工企業來說,進入生產線的魚越多,工人掙錢就越多,企業效益就越好,但是政府專門給此類工廠制定了限額,這家魚產品加工企業全年加工的額度只有500噸。執法機構不定期到廠進行檢查,海關和商業部門也將在年終按單據核對,并簽署下一個年度的加工額度。如果違規,輕則鉅額罰款,重則取締生產許可執照。這家魚產品加工企業還下屬一個擁有12艘各類專業捕撈船 ,這些捕撈船配備了先進的高科技設備,包括對魚群的偵測、定位和下網實現了電腦化。這是一艘高科技燈光捕撈船,由日本制造,僅發電機功率就相當于可供應萬人的小城鎮。這種燈光船分白熾燈和黃色射燈,漁汛期間,海面燈光閃爍,魚群翻滾,這種魚船一邊捕撈一邊可以速凍加工,往往一個航程,最大捕撈和加工量達20噸。但是,地方政府限制捕撈數量,現在每條船捕撈額度,每月上限只有10噸。
由于當地漁民嚴格執行海洋自然資源保護法,才能有俄羅斯南千群島魚業資源65年保持不衰,這也是日本和其他國家漁民冒死闖入俄經濟專屬區偷捕的根本原因之一。
當地的俄國百姓自豪地表述,連日本北海道魚場的魚類都愿意往俄方產仔和移動,因為俄羅斯的專屬經濟區,對大自然的生存比其他地區更好。(來源:鳳凰衛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