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p id="8eqgw"><pre id="8eqgw"></pre></samp>

  •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信息>>國際漁業>>正文

    世界各國對ITQ制度之看法
    2011-07-26 00:00:00  來源:

    東京大學農學生命科學研究所特任準教授八木信行,日前以此為題撰文。茲摘要如下:

    日本國內對于是否采用紐西蘭及冰島等國家的個別可轉讓配額制度(Individual Transferable Quota; ITQ)以作為漁業管理方法,有正反兩面的意見。

    然而,漁業系受到周遭的自然環境、經濟及文化等多方因素之影響者。世界上并不存在能適用于所有狀況的有效管理方式,而ITQ也不例外。因此就結論來說,吾人反對以ITQ作為唯一的解決之道,并據此進行討論。

    ITQ有利有弊,好處是可以提升經濟效率;壞處則是會喪失社會公平。不過,漁業管理目的因經營漁業的集團而異,從事某種漁業的經營者可能以經濟效率作為優先考慮;然他種漁業的經營者則可能優先考慮社會公平。前者將樂于引進ITQ;后者則予以反對。

    因此,觀諸先進各國,中央政府并不會強迫漁業者采用某一特定之漁業管理方式。以紐西蘭為例,該國規定在引進ITQ前,需先獲得漁業團體成員85%以上同意,方得將其導入該項漁業。實際上,在1986年時,籠具漁業曾就日本龍蝦是否導入ITQ進行投票,并遭到否決。其后則又于1990年再次投票,最后獲得90%以上的漁業者同意,而導入該項制度。

    本稿內容有二:(1)各國相關論述及作者的看法;(2)各國對于ITQ制度的看法,此系作者參加2011年FAO水產委員會會議(1月31日至2月4日,于羅馬召開)之際,訪談各國代表團與世界銀行相關人士所得。

    一、冰島

    2008年發生的雷曼效應,對冰島的金融與經濟影響甚巨。而在該金融風暴后所成立的新政權,則將改革ITQ納入政見中。此系由于ITQ造成漁獲配額集中在少數者身上,儼然已成為冰島之社會問題所致。許多人認為,該國之漁業管理雖成功增加漁業資源的獲益,然失敗之處則在于,獲利者僅限于一部分有錢人,然大多數漁業者并未受惠。

    和紐西蘭不同的是,漁業占冰島國內經濟比例極高,光是漁業生產及流通加工業便達GDP的9%,但其中持有ITQ漁獲配額的公司老板僅占少數,相對于此,因ITQ制度而放棄漁獲配額的漁業者卻占大多數。由于選舉之際,后者勢力龐大,對當政者來說乃不容忽視之族群,因此冰島政府預計在不久的將來公布ITQ改革案,以弭平該制度所造成的社會不公。

    該國采用個別漁船配額(Individual Vessel Quota;IVQ)制度,而非ITQ。IVQ系將總可捕量(TAC)分配給每艘漁船,該漁獲配額雖不得單獨買賣,然在買賣船只時,由于該漁獲配額屬船只附屬品,因此得一并交易。而之所以采取IVQ,系欲避免北極圈地區小規模漁民持有的漁獲配額轉移至南部(卑爾跟奧勒松)企業手中。北部地區反對ITQ的多為零星業者,而南部地區經營漁業的則多為大公司,后者的立場雖偏向支持ITQ,然為避免遭受抨擊,而采取靜觀其變的態度。

    三、紐西蘭

    該國幾乎所有商業性漁業目標魚種皆實施ITQ制度。紐西蘭和冰島的相異之處有二:

    (一)經濟結構的差異

    一般而言,實施ITQ將導致漁獲配額集中至少數漁業公司手中,而部分沿岸區域受此影響,其漁獲配額將因而消失。在此情況下,由于冰島國內仰賴漁業維生的區域極多,實施ITQ造成該等區域喪失主要產業,并進而發展為社會問題。相較之下,紐西蘭系以農業作為經濟主體,即便某個城鎮因實施ITQ而喪失漁獲配額,亦能轉以農業維生,因此該國并未因引進ITQ而演變為重大社會問題。

    (二)

    冰島的ITQ制度系自IVQ漸漸發展而成;紐西蘭的ITQ完全是一項新設計之漁業管理制度,因此在制度的完整度方面,紐西蘭高于冰島,再加上引進ITQ之際,各漁業團體已透過所有管道達成共識,因此漁業者甚少對該項制度有所不滿。

    四、印度

    該國漁業的漁獲目標有450個魚種,但卻未對任何魚種設定TAC。其漁業者有400萬人,即便設定TAC,政府的取締工作亦難以落實。

    該國不存在歐美所謂的「混獲」概念,其漁業活動系以同時捕獲多種魚種為普遍現象。由于漁業者難以理解將個別魚種分開的意義,因此就算引進TAC制度,也難以發揮效果。

    五、中國

    該國并未引進TAC制度,目前系以實施禁漁期之方式進行資源管理,而該管理方式較易于實施取締工作。

    六、韓國

    該國政府正針對是否引進ITQ進行內部檢討,尚未送至國會審議。然而,有批評者指出,韓國漁業不同于冰島,其系以多個魚種作為漁獲目標,實施ITQ將有困難。再者,由于韓國漁村重視公平性勝于經濟效率,因此ITQ恐難獲得韓國社會認同。

    七、印度尼西亞

    未引進ITQ,目前正檢討南方黑鮪是否引進ITQ。該國雖有針對某些魚種設定TAC,但并非單一魚種之TAC,其制度架構系統整數個魚種后,設定其整體之漁獲上限。

    八、泰國

    和歐洲各國不同的地方在于,泰國的漁獲目標魚種多且漁船數量驚人,再加上卸魚港口極多,因此并未就任何魚種訂定TAC。該國認為,訂定TAC將造成拋棄魚增加,弊多于利,因此藉由限制執照數來強化漁業資源管理,方為有效方法。

    九、土耳其

    該國于2000年初期加入ICCAT,獲得黑鮪之國家配額后,才開始實施黑鮪之ITQ。其漁船數約20艘,每艘漁船持有個別配額,并得進行交易。黑鮪以外的魚種并未設定TAC,且未實施ITQ。

    十、摩洛哥

    2010年底針對5個魚種(鯖魚、沙丁魚、日本鳀等小型浮游魚類)實施ITQ,然在TAC方面則并未實施個別魚種之漁獲配額,而是將5個魚種一并計算,共計100萬公噸。

    摩洛哥漁船的作業水域包括地中海、北大西洋、中大西洋及南大西洋,然其中僅南大西洋實施ITQ。今后將視狀況擴大ITQ適用水域。

    十一、智利

    該國自2001年引進ITQ制度后,目前的適用魚種有8個,分配方式則因沿岸與近海而異。沿岸漁業由于船數較多,其漁獲配額除采團體分配外,亦實施海域別之分配;近海漁業漁船數較少,約100艘左右,漁獲配額采取ITQ方式。由于該國在導入ITQ前曾致力于溝通工作,因此漁業者普遍支持該制度。

    十二、秘魯

    秘魯部分魚種訂有TAC。該國雖尚未引進ITQ,然鳀魚及阿根廷無須鱈則實施IQ(將漁獲配額分配給漁業公司)制度。2008至2009年首度將IQ套用至鳀魚漁業,結果大為成功。由于出現反圣嬰年時,鳀魚漁獲量可達800萬公噸以上,然該國以鳀魚為漁獲目標之中型圍網船超過1,000艘,因此造成先捕先贏之情況。其后越演越烈且漁船逐漸大型化,在2007年時,竟在55天內便用盡TAC,甚至曾出現1天內卸魚量達20萬公噸之情形。由于漁獲過度集中,搬運至加工廠的過程有所延宕,導致魚只腐壞與拋棄魚增加之情形頻生。

    在引進IQ后,2009年的作業天數延長為150天,漁船數則減少24%,魚體拋棄情形據此獲得改善,而魚價也有所提升。由于引進IQ前,從事鳀魚漁業的業者主要為7家大型漁業公司,因此并無漁獲配額過于集中或社會不公等問題(因為不公平之情形早已存在)。

    該國政府禁止買賣IQ,然若藉由取得漁業公司股票之方式,則能合法獲得IQ使用權,因此實際上漁獲配額將可進行交易。再者,阿根廷無須鱈雖亦實施IQ制度,但并未充分發揮功能。

    十三、巴西

    該國設有TAC之魚種甚多,但并未引進ITQ。政府雖有在討論ITQ問題,但并無任何具體進展。由于該國漁業者多達100萬人,再加上卸魚港口亦多,因此其資源管理措施,系以區域內之共同管理及設置海洋保護區為主。

    十四、加拿大

    加拿大漁業具多元的自然環境及文化背景,政府并未強制規定特定之管理方式,該國的ITQ,則是遵循大多數漁業者之意見而實施。自1970年代開始引進ITQ后,目前的主要商樣性魚種不是采用ITQ,就是采用IQ。不過,該國除了主流的「不允許買賣漁獲配額(IQ)」及「允許以1年為限之漁獲配額,但禁止買賣永久漁業權」等方式外,亦存在「允許買賣永久漁業權」之方式。漁獲配額交易,系由漁業者個人之間相互進行,政府并未介入。雖說引進ITQ可能導致拋棄魚只增加,但加拿大并未發生此一情形。

    十五、美國

    美國政府亦未強制規定某一特定之管理方式。在漁獲量分配(Catch share)方面,只要漁業者、環保團體與地方政府間進行討論并達成最后共識,各區域漁業管理理事會(RC)便得引進ITQ制度。然而,由于「ITQ」這個字眼對加工流通業者而言,系導致渠等破產之漁業改革制度,因此觀感極差。在美國,即便該制度內容實際上為ITQ,但通常將其改稱為「Catch share」。

    再者,美國引進ITQ后,魚價有升也有減。例如,大比目魚漁業在引進ITQ前為先捕先贏之漁業生態,系于數周內捕撈所有漁獲物,并立即予以冷凍保存。然而,引進ITQ后,生鮮漁獲的流通渠道因而打通,再加上生鮮產品的市場評價高于冷凍產品,據此導致大比目魚的港邊價格提升。

    不過,美國東岸的櫻桃寶石簾蛤(Mercenaria mercenaria)漁業卻未因引進ITQ而獲益(魚價單價未上升)。此系該項產品不論引進ITQ與否,其消費型態皆未曾改變所致。據此可知,即便引進ITQ制度,但如果無法讓消費者明確認識到前后質量間的差異,則不會導致單價上升。

    十六、日本

    作者針對以下三點進行分析:

    (一)引進ITQ之效果

    首先,針對日本導入ITQ后將帶來何等效果進行檢討。

    紐西蘭或阿拉斯加等引進ITQ的區域,實際上在1970年代時,入漁當地水域的外國漁船相當多,而當時的沿岸國對于本國籍漁船并未實施太多的管理措施。倘將當時的情況和目前引進ITQ后的情況相比,ITQ在某種程度上的確有發揮管理功效。

    然而,日本系傳統漁業國,本身已有既存的漁業管理制度。假設日本引進ITQ,其等同于是在既有社會資本中再起步,有別于紐西蘭等國。

    既有的社會資本系指「自主決定漁業作業規則,并藉由相互監督以維護該規則」之體制,亦即集團式管理體制。具體而言,在沿岸漁業方面,漁業規范系由漁協內部開會決定后,透過漁業者間之相互監督以掌握遵循狀況;而在近海漁業方面,基于安全考慮,經常是由2艘以上漁船一同出海作業,此舉亦具有相互監督機能。據此可知,此機制相較于ITQ,孰勝孰劣尚有待商榷。

    (二)能否提升魚價單價

    要提升魚價單價,不能光靠引進ITQ。觀諸漁業經濟之既有研究報告,魚價系受到漁獲供應量、競爭產品價格及國民可支配所得金額等因素之影響。鮮少有研究認為漁業生產方式系決定魚價之主要因素。如前述美國大比目魚漁業一般,產品型態發生變化而導致消費者支付額外價格,并促使單價提升之情形系屬例外,在正常情況下,光靠引進ITQ,將難以提升魚價單價。筆者分析日本漁業案例后發現,引進能提升漁獲鮮度之保存設備(設置冷藏設備或吸魚機等)亦有效提升魚價之可行方法。

    再者,紐西蘭引進ITQ后,魚價之所以上漲,系主要買家──中國的購買力大幅提升所致;而引進IVQ之挪威,其魚價之所以能維持在高價位,則系政府實施最低價格保證制度所致。

    (三)能否降低作業成本

    從許多研究案例中可知,引進ITQ將導致減船,并降低整體產業的成本。然而,即便能降低成本,但如果生產者在整個流通結構中居于弱勢的話,則不但將自曝其短,并會導致魚價遭到壓縮,最后衍生成零售業者逐漸增加之情形。

    作者分析認為,在日本水產品的流通結構中,零售業者具市場支配力(market power),因此,今后進行漁業改革時,必須更加重視流通結構之整合問題才行。(來源:中國鰻魚網)



    上一條:FAO預測養殖產量將超越捕撈產量
    下一條:日研究解開鯉魚等淡水魚類分布廣泛之謎

    久久人人做人人玩人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丝袜| 精品国产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免费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第35| 91麻豆精品一二三区在线|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国语自制| 久草这里只有精品| 国产a∨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国产精品三级在线| 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日产精品一线二线三线芒果 | 久久免费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va一级二级三级| 偷拍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97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不卡| 91www永久在线精品果冻传媒| 精品日韩一区二区|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 久久AV无码精品人妻糸列| 国产亚洲美女精品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 精品福利视频导航| 九九线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忘忧草18| 国产亚洲美女精品久久久久|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红樱桃| 国产精品伦理一二三区伦理| 久热香蕉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少妇人妻偷人精品视蜜桃| 久久91精品久久91综合| 国产精品玖玖玖在线资源| 国语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品善| 国产亚洲精品一品区99热| 国产精品亚洲av色欲三区| 国产精品亚韩精品无码a在线|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 国产日产欧产精品精品蜜芽| 久久91精品久久91综合| 国产精品制服丝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