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由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廳聯合國家海洋局南海分局、中國地質調查局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山大學、廣東海洋大學、中集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廣船國際有限公司等8家單位,發起組建的廣東海洋創新聯盟在廣州宣布成立。今后,該聯盟將加強政產學研合作,充分發揮在粵主要涉海單位資源優勢,深度合作、共建共享,力爭成為全省海洋創新的重要策源地。
據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廳有關負責人介紹,廣東海洋創新聯盟以廣東為主戰場、以海洋事業為紐帶、以重大科研項目為抓手、以產業發展為導向,將建成一個囊括海洋行政主管部門、涉海高校、海洋科研院所、涉海企業的開放型海洋科技創新合作組織。“聯盟的主要特點就是共建共享,建立資源、技術、信息、設備等共享利用機制,實現資源共享的最大化,推動科技研發力量的高效集成和能力提升。”該負責人表示。
廣東海洋創新聯盟將打造“科技公共管理信息服務平臺”“科研聯合攻關平臺”“科技成果產業轉化平臺”“人才交流合作平臺”四大平臺,有效整合各方資源,優勢互補、信息互通、資源互用,以最低風險實現資源調配利用最大化,實現大數據共享、重點實驗室共享、大型科研儀器設備共享、科考船共享。
廣東海洋創新聯盟成立后,將充分發揮面向南海、毗鄰港澳、要素集聚度高、金融創新活躍的優勢,通過深層次合作,著力共同解決廣東海洋經濟發展中面臨的基礎性技術瓶頸,建立聯盟政產學研技術轉移和擴散機制,從整體上提升廣東省海洋科技創新與重大專項攻關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助推海洋經濟供給側改革與轉型升級發展,為推動海洋經濟強省建設、打造沿海經濟帶和拓展藍色經濟空間做出重要貢獻。
據悉,近年來廣東省海洋科技自主創新取得較好成效,成為海洋經濟發展的主動力。海洋經濟連續22年領跑全國,海洋生產總值占全國海洋生產總值比重超過20%,占全省地區生產總值比重超過20%。此次組建廣東海洋創新聯盟,將進一步完善協同創新機制,激發海洋科技創新活力,助推廣東海洋經濟繼續又好又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