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強海洋水產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服務國家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支撐區域海洋經濟發展,7月29日,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與廣東藍海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在廣州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共建國家海洋水產種質資源庫南海分庫海水觀賞生物種質資源保種基地,并舉行揭牌儀式。廣州市農業農村局、荔灣區農業農村局、廣東省水族協會、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珠江水產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等單位的領導和代表出席見證。

廣州市農業農村局觀賞魚產業發展推進工作專班副組長陳振宇處長在致辭中表示,該保種基地的建立,填補了我國在南海區域系統性、規模化保護珍稀瀕危和特色海水觀賞生物種質資源的空白,與廣州發展現代漁業、打造“藍色糧倉”、豐富市民美好生活的戰略方向高度契合。通過產學研深度融合,將帶動種苗繁育、養殖技術、物流貿易、休閑文旅等全產業鏈發展,為海洋經濟注入新動能。
張殿昌副所長表示,本次合作是響應國家海洋強國戰略、落實廣東省海洋經濟部署的重要實踐。雙方將聚焦海水觀賞生物種質資源保護與產業化開發,整合科研創新與產業應用優勢,共同打造“國家海洋水產種質資源庫南海分庫海水觀賞生物種質資源保種基地”,構建“活體+基因+標本+信息”四位一體的資源保護體系,為落實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推動休閑漁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活動現場,雙方共同為保種基地揭牌并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標志著合作正式啟動。下一步,雙方將以海水觀賞生物種質資源引進與保護為基礎,以技術自主化為突破口,聯合開展重要特色海水觀賞生物繁育技術攻關,共建休閑漁業聯合實驗室、省級工程技術中心,打造全國特色海水觀賞生物繁育中心,助力國家和區域性休閑漁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