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農村科技特派員團隊攜手鄉村振興駐雷高鎮幫鎮扶村工作隊、省“百千萬工程”幫扶協作駐雷州工作隊,在雷高鎮舉行農村科技特派員重點派駐任務工作總結暨掛牌儀式,并現場推進下一階段重點工作,助力當地水產養殖綠色升級與鄉村振興。
會上,李俊偉副研究員詳細匯報了派駐任務的進展情況。他表示,團隊以紅樹林種養耦合示范基地為核心,建立了“塘頭問診+駐點示范+資料配送”三位一體的服務模式,累計駐場服務近50天,舉辦現場技術課堂9場,帶動養殖戶140余人次;發放《對蝦病害鑒定與防控》《羅非魚常見病害防控》《水產養殖用藥明白紙》等資料200余份,贈送中草藥及微生態制劑230余瓶(包),推動生態防病、尾水達標排放。
黃洪輝研究員現場介紹了圍塘紅樹林種養耦合模式抵御這次臺風“蝴蝶”疊加天文大潮的情況。結果顯示塘邊灘紅樹林種植起到了顯著的固堤作用,在外海大潮漫堤持續約2小時的情況下,塘堤依然穩固,驗證了該模式固堤減災的功能。
駐雷高鎮鄉村振興工作隊隊長何瑞健提出“環境提升—技術升級—品牌增值”三步走需求;駐大群村第一書記孫偉、省“百千萬工程”縱向幫扶駐雷州工作隊隊員江建軍就鄉村科普、研學路線規劃、紅樹經濟物種擴種等方面獻計獻策,為特派員團隊后續工作開展明確了方向。
儀式結束后,特派員團隊將服務延伸至塘頭,開展水質快檢、用藥咨詢,并面向養殖戶現場示范中草藥潑灑技術,同時同步進行科普宣教。
下一步,團隊將建設“零抗生素”綠色生態養殖示范點,引進經濟型紅樹新品種,持續開展科普宣教,為雷高鎮水產養殖綠色轉型和鄉村振興注入持久動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