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科學養護和修復邊境水域水生生物資源,促進生態漁業的可持續發展,落實“燃情夏日 魚躍龍江—2025黑龍江‘冷水魚?放流季’”系列活動,7月4日,黑龍江所在綏芬河東寧市區段舉行“2025年度花羔紅點鮭增殖放流”活動。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水科院黑龍江所、黑龍江省水生動物資源養護中心、東寧市水產局等單位參加了增殖放流活動。

經黑龍江省水生動物資源養護中心技術人員現場查驗,本次放流的3.18萬尾花羔紅點鮭苗種體長均在3cm以上,且體質健壯、活動能力正常,并按要求完成了相關的病害、藥物殘留等指標檢測工作。東寧市公證處對放流活動進行了現場監督、公證。
開展水域增殖放流是促進漁業資源可持續發展、恢復魚類資源多樣性和改善水域生態環境的重要手段。在綏芬河流域開展花羔紅點鮭放流工作,不僅是對原產地魚類資源恢復和促進水生生物資源多樣性發展的嘗試,更是對生態文明思想和綠色發展理念的踐行。活動吸引各界人士的廣泛關注,通過助力魚苗回歸自然、親自參與活動,進一步體會了增殖放流和生態保護的重要性,對科學、規范的開展漁業資源養護工作起到了積極的宣傳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