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由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國家大宗淡水魚產業技術體系指導,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珠江水產研究所主辦,廣東省水產養殖污染修復生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農業農村部熱帶亞熱帶水產資源利用與養殖重點實驗室、廣東省水產動物免疫與綠色養殖重點實驗室和國家大宗淡水魚體系養殖與環境控制研究室承辦,中海(廣州)工程勘察設計有限公司聯合承辦的"第四屆全國水產養殖尾水綜合治理暨池塘設施化低碳減排學術研討會"在佛山成功舉辦。會議聚焦"尾水生態治理、設施減排增效、產業轉型升級"主題,匯聚了來自全國水產科研院所、高校、推廣機構和企業的專家學者,共同探討水產養殖綠色轉型路徑。

會議開幕式由珠江所科研處處長林明輝主持。珠江所黃志斌副所長、廣東省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張海發副主任分別致辭。黃志斌在致辭中強調,當前水產養殖尾水污染治理形勢緊迫,為此珠江所通過技術創新,成功研發了氮、磷、COD協同治理技術及高效尾水處理設備,并在實際應用中取得顯著成效。張海發重點介紹了廣東省"分區管控、分類施策"的尾水治理策略,通過因地制宜的技術方案,形成了具有嶺南特色、可復制推廣的治理模式,為全國水產養殖尾水治理提供了示范案例。
本次會議共包含16個學術報告,內容覆蓋綠色養殖技術、尾水處理技術、循環水養殖模式、智能與新材料應用、碳排放與低碳漁業、綜合治理與地方實踐等多個交叉學科和領域。會議特邀了國家大宗淡水魚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朱健研究員,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科研處處長馬卓君研究員,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漁業機械儀器研究所研究員劉興國研究員,華中農業大學副校長李大鵬教授,浙江大學葉章穎教授、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珠江水產研究所謝駿研究員、浙江省淡水水產研究所副所長原居林研究員、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漁業機械研究所吳凡研究員、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郭傳波研究員、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副所長張輝研究員、佛山市農業農村局廖成林副局長和中海(廣州)工程勘察設計有限公司張珠貽主任等國內領域16名知名專家和業界同仁,分別做了《大宗淡水魚綠色高效養殖技術研發進展與展望》、《水產養殖尾水處理科技需求與"十五五"相關科技規劃展望》、《水產養殖水體深度處理技術研究進展與應用》、《人工智能在水產養殖尾水處理中的應用及未來探索》、《電合成H?O?驅動的淡水尾水協同凈化體系構建》、《菌膠團循環水養魚新模式研發》、《淡水池塘溫室氣體排放特征及減排措施研究》、《池塘生態-工廠化循環養殖模式及水處理技術裝備》、《我國淡水漁業碳源碳匯核算及大水面低碳智慧漁業設想》、《以復合型綠色循環利用為導向的池塘養殖尾水綜合治理》、《水產養殖尾水綜合治理的佛山實踐》和《常規水產養殖尾水處理工藝選擇及創新探討》的學術報告。珠江所王廣軍研究員、龔望寶研究員、夏耘副研究員和衣萌萌助理研究員也分享了漁業綠色發展、生物脫氮、水產養殖尾水凈化效能、填料制備等方面的最新研究進展。
此次會議梳理了我國水產養殖尾水治理與池塘設施化低碳減排領域的關鍵技術瓶頸和產業發展需求,明確了技術攻關方向,提出了系統的解決思路和方案,為"十五五"漁業綠色發展規劃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撐和政策參考。會議成果將顯著助推水產養殖業綠色化、智能化轉型,為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