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強化科技創新對漁業高質量發展的支撐能力,6月17—19日,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組織專家團隊赴海南省,圍繞卵形鯧鲹與斑節對蝦兩大南海區主養品種,開展專題調研。此次調研由副所長張殿昌帶隊,專家團隊涵蓋科研處、養殖室、漁工室、加工室、熱帶中心等多部門專業人員。調研組分赴海口、東方和陵水等地,走訪當地漁業主管部門、企業、養殖戶及市場一線,深入了解產業發展面臨問題及科技需求。

在政府部門走訪環節,專家組先后與海南省農業農村廳、陵水黎族自治縣農業農村局等政府部門展開研討。在海南省農業農村廳,專家組詳細了解了“十四五”期間海南省漁業發展情況及“十五五”發展規劃思路,雙方圍繞水產種業、深遠海養殖裝備及保障機制、養殖尾水處理、水產品牌創建等關鍵議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在陵水黎族自治縣農業農村局,雙方就當地種苗培育技術瓶頸、養殖模式優化、加工銷售渠道拓展及政策支持體系完善等方面的產業問題展開深度交流。
在企業調研過程中,專家組走進海南翔泰漁業股份有限公司、海南農墾海洋集團有限公司、海南中正水產科技有限公司、陵水黎族自治縣農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陵水晨海種業有限公司等龍頭企業,對近年來卵形鯧鲹、斑節對蝦等南海區主養品種在海南省養殖、加工、育苗和市場銷售等環節的情況進行了全面了解,并針對深遠海養殖網箱設計優化、適養品種科學選擇、養殖模式創新升級等問題,為企業提供了專業技術指導。專家組還前往海南澎湃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傾聽養殖戶在育苗、養殖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與困惑,現場提出多項切實可行的技術建議。

市場調研方面,專家組實地走訪海口市東門市場、第一市場、海口市海鮮水產品綜合批發市場和東方市八所漁港等重點水產品市場,系統掌握當前主要養殖種類的市場價格波動趨勢及銷售動態。
此次調研是南海所堅持開門搞教育,把學習教育作為密切聯系群眾、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需求精準對接的重要實踐舉措,通過“座談交流+實地走訪”的形式深入一線調研,摸清了漁業生產者和企業急難愁盼和亟待解決的突出問題,梳理了卵形鯧鲹與斑節對蝦產業發展的技術瓶頸與需求。當前,南海所正以成果應用為核心導向,聚焦有組織科研,持續優化研發布局和創新機制,加快推動關漁業鍵技術轉化落地。未來,南海所將持續發力,為南海區漁業產業鏈強鏈補短注入創新動能,助力漁業高質量發展邁向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