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由漁機所深遠海養殖裝備科技創新團隊獨立自主研發設計的新一代智慧漁業養殖工船“國信1號2-1”成功建造并正式交付運營。這標志著我國在全球首創的深遠海“游弋式養殖工船+船載艙養”技術體系上實現了關鍵技術迭代和重大工程化突破,充分展現了我國在高端海洋漁業裝備自主研發方面的綜合實力。
“國信1號2-1”船體總長244.9米,型寬45米,結構吃水15米,滿載排水量達15萬噸,是在“國信1號”基礎上的全新迭代升級版本。整船以“適漁性+經濟性”為雙核驅動,堅持“以漁為本、科技賦能”的設計理念,依托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山東省重大創新工程專項等科技任務,在船舶功能布局、艙養系統裝備、新能源集成應用、船岸一體化信息系統等方面進行了全方位技術優化,累計實施160余項優化措施,突破多項關鍵核心技術。圍繞魚苗低損入艙、養殖水體高效交換、精準智能投飼、全程機械化起捕與魚體分級等核心環節,全面實現了養殖作業全流程的機械化與智能化。養殖作業自動化率達50%,養殖決策智能化替代率達30%,人力需求下降20%,顯著提升了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艙內養殖水體由原型船的8萬立方米提升至10萬立方米,具備大黃魚、石斑魚、三文魚等高經濟價值魚類的工業化養殖能力,年產量超過3600噸。該項目不僅是對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向海洋要食物”“加快建設海洋強國”重要指示的具體落實,更是踐行“大食物觀”、加快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的生動實踐,還帶動了相關漁業船舶規范與養殖水產標準的制定與完善,推動行業標準體系建設。
“國信1號2-1”的建成交付標志著我國深遠海養殖產業在智能化、規模化方向上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不僅提升了我國深遠海智能養殖平臺的系統集成能力與工程化水平,更為構建“藍色糧倉”、打造現代海上牧場、發展和提升海洋新質生產力提供了示范樣板。
